
清朝中后期吏治败坏,想要立足于官场之中,要么选择同流合污,随波逐流,要么干脆置身事外,做个“甩手掌柜”。如果你想独善其身金御网,做点好事,那就难上加难,甚至会遭遇陷害、排挤。本文的主角是清朝的一位正三品官员,想要在地方上平反冤案,但却落得发配新疆的结局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
一、山东案发
此人名叫温承惠,是山西太谷人,他虽然不是进士出身,但却从基层做起,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摸爬滚打,在嘉庆十一年(1806年)官至直隶总督一职。然而,温承惠毕竟是个文官,没有什么军事经验,因此在镇压农民起义上显得很不得力。
嘉庆十八年(1813年),温承惠被嘉庆帝革职,后奉命参与治河事宜。就在这个时候,山东境内发生了一个案件!嘉庆二十一年(1816年),山东泰安发生了一起强盗入室抢劫富户的案件,当地的大户徐文诰家被抢,一名护院被打死。
然而,知县汪汝弼为逃避责任,有意讳盗诬良,从而掩盖这场抢劫案金御网,将护院之死算在徐文诰的身上。徐文诰十分害怕,赶紧送给汪汝弼三千两白银,但却被对方拒收。就在此时,部分强盗在济南落网,徐文诰得知此事后,立即到山东按察司衙门鸣冤,控告知县汪汝弼讳盗诬良。

二、案情进展
事情的进展原本是对徐文诰有利的,然而他没有想到,时任山东按察使程国仁与知县汪汝弼是至交好友。程国仁有意偏袒汪汝弼,并利用徐文诰送银子这件事大做文章。之后,审理此案的官员秉承程国仁的意旨,对徐文诰严刑逼供。
案件审理结束后,山东按察司将相关处理建议提交到了刑部。可是刑部却发现了问题,要求山东方面重新审理。与此同时,徐文诰的弟弟徐文显到京城的都察院控告鸣冤。嘉庆帝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,当即让温承惠出任山东按察使,继续审理此案。

三、遭到陷害
这个案件的情况并不复杂,温承惠到任后,很快就搞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,于是他决定为这个冤案平反昭雪。然而,温承惠却因此遭到了排挤、陷害!原来,原任山东按察使程国仁已经升为山东巡抚,他便极力阻挠翻案的工作。
程国仁深知此案涉及包括自己在内的几十位山东官员,一旦翻案的话,自己和那些人仕途势必会受到影响。于是,他攻击温承惠“自以曾官总督,横肆不受节制”,导致其被免职。接着,新任按察使童槐,“复劾承惠滥禁无辜,以罪人充捕扰民”。
想要为百姓平反昭雪的温承惠,因遭到同僚的排挤、陷害,而被“谴戍伊犁”。不过,程国仁想要一手遮天的愿望还是落空了。徐文诰越狱后前往北京控告,之后刑部侍郎亲往山东查案,最终为徐文诰平反昭雪,已经升任知州的汪汝弼被发配新疆。后来,温承惠得到赦免,而程国仁在陕西、贵州等地担任巡抚。
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